隨著供暖季即將到來,煤炭、天然氣等能源保供問題備受市場關注。國家礦山安監局已經審核976處煤礦,本著特殊時期特事特辦、適當放開、嚴守底線的原則,逐礦進行安全條件審核。其中有153處煤礦符合安全保供條件,大約增加產能2.2億噸/年,預計四季度可增加煤炭產量5500萬噸,平均日增產達到60萬噸,對緩解供需緊張、平抑煤炭價格具有積極作用。明確擴能增產的審查原則,堅
從2021世界5G大會到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一段時間以來,多場高規格會議和展會聚焦以5G為代表的數字前沿技術,既展現了5G建設和應用的速度與廣度,也凸顯了中國抓住數字產業化機遇,以5G為引擎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5G商用
煤作為傳統能源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煤礦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危險系數高,近日,從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全國近40%的達標煤礦被抽查檢查,100多處煤礦因管理滑坡等原因被降低或撤銷等級。會上,談及煤礦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成效,張昕表示,安全生產標準化是煤礦企業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強化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
中國北京作為一個既承辦過夏季奧運會又承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近日,在北京冬奧組委舉辦低碳管理工作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小編獲悉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將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賽時,所有場館將100%使用綠色電力。實現北京冬奧會低碳目標2019年6月23日,北京冬奧組委聯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聯合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采取碳減排和
煤炭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煤礦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在過去的很多年里,煤礦的開采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人力,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煤礦逐步走向智能化和現代化。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0〕283號)要求,加快煤礦智能化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充分認識煤礦智能化技術
近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2021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會議發布了煤炭社會責任《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1)》(簡稱“藍皮書”),全面梳理煤炭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基本情況,研究總結煤炭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展和現狀,進一步向全社會宣傳煤炭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推呈行業責任貢獻,促進煤炭行業社會責任交流與合作,推動煤炭企業更加系統、科學、持續
隨著傳統能源的沒落,新型能源在經濟發展中的占比越來越多??稍偕茉词蔷G色低碳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在《可再生能源法》的有力推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近年來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物質基礎。在相當長的歷史遞進過程中,礦業一直是推動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物質來源。在世界上,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來自礦產資源。中國作為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礦業的發展為五千年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中華文明的延續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2020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 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實施正面清單工作,明確將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等六類企業和項目納入正面清單。2020年6月,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服務落實“六?!?任務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擴展了正面清單覆蓋范圍。各地積極探索完善正面清單相關制度
編者按:對于砂石行業企業而言,今年是極其關鍵、至關重要的一年。一方面,正值“十四五”開局、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頭年”,起好步、開好局,才能贏得未來。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對砂石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尤為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規范推進行業可持續發展,今年這些政策將深入落地實施,是挑戰更是機遇。砂石行業企業如何利用好政策東風和市場機遇,
近日發布的《2020-2021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預測,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形勢、電能替代、上年低基數等因素,結合疫情及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呈現前高后低態勢,全年增長約在6%至7%。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有余,局部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疫情防控期間電力供應充足可靠,為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
入冬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特別是進入12月份,煤炭需求增加,全國能源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供需偏緊,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降溫天氣,煤炭供應保障方面有哪些應對措施?供暖季以來,電煤需求有所增加,但供應總體穩定,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等用煤需要。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我們已提前做好準備,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應急預案,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一是全力組織增產
近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介紹了《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尾礦庫安全規程》國家標準制修訂相關情況。據介紹,2006年發布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2005年發布的《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部分條文規定已無法適應現階段非煤礦山安全發展需要。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對上一版《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部分條文修訂后重新發布;在完善《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相關內容后,出臺
近日,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劉永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當天的放電儀式上,人們沸騰了。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說,今天,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運行,這是我國核聚變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這個被評價為里程碑式的裝置總體參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的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兩倍以上,等
近年來,國家電投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截至目前,其境外業務分布在46個國家(地區),擁有境外發電裝機容量605.8萬千瓦;清潔能源占比70%;境外在建電力裝機162.5萬千瓦。Casa項目是國家電投堅定不移推進國際業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1月中旬以來,國家電投共有463人次奔赴境外業務一線,截至11月20日,旗下42家境外常駐機構共有中方外派員工470人,屬
“一帶一路”是我國政府提出的加強合作的新理念,自從實施以來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影響,也給沿線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一帶一路”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占比超過化石能源。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環保技術和綠色產業合作項目不斷落地,中國與相關國家一道,加強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